自入冬以来,气温陡降,风雨不断。水质检测中心工作人员依旧冒风雨出行,对全市30个管网点和3各水厂进行采样、检测,确保千家万户用水安全。
上午9时许,工作人员带着检测仪器、塑料桶、无菌瓶等大大小小工具出发,风雨无阻。30多个水质采样点分布全市,四机厂、东岳、小北门、沙印、盐业……涉及自来水生产的整个链条。洗车店、小餐馆、菜市场、酒店、水厂、江边、路边……工作人员在取样点现场检测余氯含量和浊度。氯是制水过程中加入的,起到消毒作用,投放比例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出厂水余氯含量要大于等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中余氯含量大于等于0.05mg/L)执行的。出厂水中有一定比例的氯对预防水质二次污染有积极作用。而余氯随自来水流出管道后会很快挥发,所以余氯含量需刚取到水就检测。浊度也是反映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最近室外温度降低,而取样人员面对冰冷的水龙人头没有丝毫的怨言和犹豫,果断而专业。打开水龙头后需要放水五到十分钟,放掉管道内陈水,工作人员毅然守在旁边坚持放完,任狂风肆虐,暴雨倾盆,雨伞被吹翻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在室外取水,双手操作,更无暇撑伞挡风挡雨。现场采样检测完后,回到车里赶紧记录,配备新的检测药品,奔赴下一个采样点。为了确保水质的全面监测,每天取水点全跑下来,一个上午已过去。赶回检测中心,头脚、衣服已淋湿,双手僵冷。为保证水质检测数据的科学严谨,水质化验员还要进行标准曲线绘制、药品配置标定、仪器检验校正等工作。采样、化验、出化验报告并上报。若水质检测不合格,再重复多次采样化验,直到检测合格为止。
街头,黄色的“水质检测”车。身着蓝色工作服的水务人,已然成了这个萧瑟的冬天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风雨兼程,走街串巷,送来的是万千用户的健康与放心,再苦再累亦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