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营商环境
管网部供水管理数字赋能精准控漏见实效​
信息来源:管网部 | 发布时间:2025-08-18 17:06:32

  从烈日下翻开井盖排查暗漏,到深夜里紧盯屏幕分析数据波动——荆州水务人的“火眼金睛”正从汗水经验迈向智慧决策。管网部供水管理数字赋能精准控漏,供水管理正逐步迈入主动预警时代。

  为保障管网降差漏损控制的长效性,管网部近日群策群力强化源头管控,通过全域管网普查建立覆盖城区主干网的数字化档案库,将管道材质、埋深、服役年限等11类关键属性纳入动态管理,实现“一管一档”精准溯源。同步修订施工技术规范,新建管网预埋物联网传感器,老旧管网改造采用防腐蚀复合管材,从源头扼制漏损风险。目前已完成红星市场、城南片区等80余处管网改造,DN400mm以上主干管漏损率同比下降12%

  在朝阳、玉桥等重点区域,部门部署压力、流量传感器500余个,结合远传水表数据构建“分钟级”监测网络。系统可实时捕捉压力异常波动或夜间最小流量超标,自动触发预警并锁定漏点半径150米范围。同时引入新技术,通过土壤含水量分析识别暗漏区域,网格员再携带噪声记录仪现场复检,形成“天上看、地上查”双保险机制。7月累计发现司法局大院等暗漏点37处,日均减少无效水耗超2000吨。

  依托大数据分析平台,部门创新建立“预警–派单–处置–反馈”全链条系统:工单实时推送至网格员终端,抢修组30分钟内携专业设备抵达现场,采用“打麻铸灰”工艺快速修复。在燎原路DN1000爆管事件中,该机制助力40人团队10小时恢复供水,较传统模式提速40%,抢修期间同步调度送水车保障居民应急用水。

  为巩固长效治理成果,管网部将中心城区划分为67个网格,专职网格员每日巡查更新电子台账,漏点发现周期从7天压缩至48小时;同步构建“公司–片区–小区”三级分区计量体系,安装边界流量计245块。

  (通讯员:徐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