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营商环境
我身边的供水人(二)平凡岗位显身手 劳动光荣谱新篇——记管网部抢修员陈杰
信息来源:管网部 | 发布时间:2022-05-10 17:04:54

  2014年7月,刚满23岁仍满脸稚嫩的陈杰同志,加入了荆州水务集团,成为一名光荣的供水管网抢修员。时光荏苒,年轻的小伙子已在管网部8年的工作中,成长为一名抢修骨干。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于奉献,默默无闻,把劳动岗位作为创造自身价值的平台,扎根供水一线肆意挥洒汗水,用朴实的行实诠释着劳动最光荣,他本人也被推选参评2022年荆州市劳动模范。

  刚刚参加工作的陈杰还是年轻小伙时,就以一股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称赞。管网部的供水抢修工作24小时随时待命,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泥,辛苦劳累工作强度大,一般的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纷纷选择离开,只有陈杰出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毅然坚守留了下来,在供水抢修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这期间的日日夜夜,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只有他能从中体会到。时光悄悄流走,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他也由青年步入壮年。在同事眼里,这个小伙虽然话不多,但是非常勤奋好学,为了不耽搁上班工作时间,保证管网抢修率和及时率,他长期加班加点,吃住在单位,空闲时就认真钻研管网抢修知识,学习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有时候在单位值班室一住就是半个月,自从干了这个份工作,和家人团聚时间就少了很多,加班加点都是家常便饭,过年过节更是很少休假,就连结婚也只是请了3天假。8年来,由他参加的管网抢修大小任务不计其数,遇到重点难点抢修任务,他都是主动请缨,重活累活抢着干,他总能轻描淡写说一句:“我年轻,我上”。多年的抢修劳作,岁月痕迹也已经悄悄爬上了他的脸庞,因为常年在外抢修,风吹雨打,这个只有三十多岁的小伙子,皮肤黝黑,和同龄人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无论工作时还是生活中,他总是满脸笑容,憨厚朴实的模样永远充满自信阳光。

  记得2020年年初,国家遭遇了史无前例、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冲击,陈杰和管网部的供水抢修队员们作为城市供水管网的守护者,时刻听从集团公司党委和上级领导指挥,服从大局,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这次充满艰难险阻的战役中,陈杰和他的同事们从1月23日疫情防控战役打响后,就24小时待命,先后参与完成了应急供水管网工作达60多次,这其中包括集团援建荆州“小汤山医院”通水任务;沙市区长港路与江汉北路DN600供水主管抢修任务等等支援入住先行集团的外省医护人员的表后测漏通水任务等。在这场抗击疫情保供水的战役中,陈杰恪尽职守,坚守岗位50余天,坚持完成管道抢修和低压无水管改工作,为市民解决实际困难,得到广泛赞许。

  还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沙市区长港路与江汉北路交汇处DN600mm供水主管突然爆管,沿线上千户居民用水告急。已经忙碌了一整天的陈杰接到报修电话后,一秒钟也没耽搁,晚饭也没顾上吃就带上工具就立即赶往现场。面对险情他临危不乱,一边对管网关阀止水,一边调动人员开挖作业基坑,为避免对天然气管道、通讯线缆、路灯电缆等设施造成损坏,陈杰和抢修队员们跳进冰冷刺骨的泥水中,进行人工开挖,想着用户用水急切的心情,他们不顾疲劳、连续奋战,在经过近12个小时的彻夜抢修后,成功修复漏点并恢复供水。象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对于一名管网抢修员来说,工作没有固定时间,抢修任务就是命令,随时准备随时出发,对他来说,保障管网安全,保证市民正常用水比什么都重要。

  2021年8月,根据部门实际工作需要,陈杰在管网抢修队抢修的同时兼任管网测漏队员,从事测漏工作。在新的岗位,他虚心好学,潜心钻研,以求快速进入角色。管网测漏需要携带探漏仪器,用脚一步一步沿着供水管线巡走,为避免嘈杂和干扰,确保探测准确,这项工作通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展开,当城市开始沉睡,他就开始工作,经常一干就到凌晨3-4点。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他始终保持认真负责、耐心细致态度去完成,他深知,做事不怕难,就怕不认真不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奋学习和工作摸索,他得到了极大锻炼和成长,逐渐成为管网测漏工作的主力。通过陈杰让我们看到,勤劳努力的人,无论放在哪里,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亦能在自己的舞台上闪闪发光。

  陈杰就是这样的人,我身边的供水人,勤勤恳恳,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朴实无华……

  (通讯员:徐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