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像巨石一般砸乱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灾难面前,总有一些普通人,在危难来临之时挺身而出,主动扛起一份责任,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用点点荧光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滩桥供水站的供水维修员黄丹,就是其中的一员。
联系黄丹时,他正在社区和其他志愿者一道排查人员情况,这是他们第二次排查了,时间紧迫,他们要完成社区1700余户的排查任务,并且对社区所有住户4700多人一一测量体温。当天的排查,他们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1点才回家。
黄丹,生于1981年,高高瘦瘦的一个人,是滩桥供水站的一位水务维修工,也是一名有着13年党龄的老党员。2月5日,原本休假在家的他,听说滩桥社区招募新冠肺炎防疫工作志愿者后,就义无反顾地报了名,成为社区首批志愿服务队队员。
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后,黄丹和队友们每天上午8点准时报到,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摸排社区人员情况,整理社区情况台账;督促每户家庭测量体温,及时上报发热人员情况,协助转运发热人员前往留观点检查;在卡口值守,并宣传防疫知识;参与社区的消杀工作;帮助社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承担社区供水抢修服务工作……重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每天收工都是在深夜。
社区的居民常常看到,头戴小红帽、身穿防护服的黄丹,背着五、六十斤重的消毒设备,穿梭于街道、小区,4公里的沿途消杀,让他筋疲力竭,汗流浃背。但他并没有停歇,因为居民需求电话几乎没有停歇,谁家没有米和油了,谁家的水龙头坏了,谁家的灯泡不亮了,都等着他们去帮助解决。
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黄丹始终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保障居民供水安全。社区一名70多岁的老婆婆家水龙头坏了,黄丹听说后二话不说,拿上维修工具,用他娴熟的技术,立马为其更换;社区佘女士家做饭时不小心将水龙头从墙内打断,自来水喷流如注,一家人急的象热锅上的蚂蚁。黄丹接到消息后迅速赶到现场,因为断口在墙内,维修较为复杂,他就用锤子、螺丝刀一点一点的撬。佘女士一家亲眼目睹了黄丹完成整个维修过程,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2月18日,观音寺搬运站一带发现漏水,该区域130余户用水受到影响。诉求就是命令!接到用户信息后,黄丹立即带上工具奔赴现场,经过开挖,发现是DN50mm水管泄露。由于受旁边障碍物限制,黄丹只能蹲在狭小的泥坑中作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维修,恢复了该区域的供水。
像这种抢修工作,对黄丹来说是家常便饭。如今,社区居民都知道身边有这样一个“水哥”志愿者,供水有困难第一时间想到他,很多用户得到他的帮助后,纷纷发朋友圈为他点赞。
黄丹有一个12岁的女儿,还有一个长期患病的父亲,早出晚归的黄丹根本无暇顾及,母亲主动承担了照顾全家老小的事务。家人的支持也是黄丹努力工作的动力和后盾。据黄丹说:“回家后几乎都不想动,有次洗完澡坐在床上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竟然在床上坐着睡了一夜。但早上一醒来,心里就想着要赶紧去上岗……”
“有没有想过,这么危险的环境,如果自己出什么意外被感染的话,家人怎么办?”“真没有想过。当初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我只觉得我是一名党员,面对疫情严峻的形势,我觉得我有义务站出来,冲在前面,至于自己和家人,真的还没考虑过……”黄丹这样回答。
“丹”心一片,热血抗“疫”。黄丹,滩桥供水站的一名普通党员,没有华丽的语言,有的,只是一颗炙热滚烫的心。